阶段 | 实施方式 | 相关内容 | 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
动员准备 | 召开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会议或扩大会(以下简称会议) | 学习“公推直选”文件精神;讨论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报告的起草,新一届班子成员的任职条件、职数和班子结构等 | 班子内统一思想、认真谋划,加强分工协作 |
思想发动 | 向全体党员和群众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酝酿工作实施 | 1、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公推直选”的意义、方法及要求 | |
2、认真听取党内外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集中民智 | |||
3、认真听取党员对本届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对新一届班子组成结构以及任职条件的建议 | |||
起草报告 | 起草本届党组织工作报告 | 要认真听取党员、群众对报告的意见建议 | |
请示一 | 向上级党组织呈报换届选举请示和“公推直选”工作实施方案 | “请示”含新一届班子的职数、结构、选举方式等。党委、总支下设支部换届选举可一并请示 | |
公示一 | 公示经上级批准的新一届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任职条件和职数等 | 时间五天(公示后即可开始接受党员自荐) | |
组织学习 | 组织学习,利用各种载体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宣传介绍,做好党务公开 | 1、让每位党员知晓,确保人人参加推荐;扩大群众知晓率,确保群众热情参与;注意倾听党内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 | |
广泛宣传 | 2、及时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 ||
公开推荐 | 公开推荐 | 1、本届委员对全体党员述职,组织全体党员对本届党组织进行民主评议 | 1、四方面推荐不设权重。党员推荐以党员个人推荐为主要方式,确保每名党员参与;在“公示一”后即可开始接受党员自荐;组织推荐由上级党组织和本届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结构要求进行,注意把握推荐的时机、方式等 |
2、组织四方面的公开推荐 | 2、公推情况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推荐票数是否宣布不作统一要求 | ||
召开会议 | 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 | 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并听取相关人选本人意见后,在满足新一届班子组成结构的情况下,根据推荐得票情况,召开委员会会议,按不少于40%差额比例确定人选 | |
组织考察 | 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考察 | 在党员群众中进行个别访谈 | |
第二次公开推荐会 | 可根据需要组织党员群众进行第二次公开推荐 | 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推荐情况。 | |
召开会议 | 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 | 在满足新一届班子组成结构的情况下,结合综合考察和推荐得票情况,以会议集体讨论(投票)方式,按不少于20%差额比例确定人选 | |
请示二 | 向上级党组织呈报新一届党组织组成人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 | 请示件应附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非校级干部预备人选考察材料 | |
公示二 | 上级批复后,公示候选人正式人选和换届选举党员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等 | 1、公示时间七天。要及时收集相关反映,注意公示情况的处理 | |
2、通过公示后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方可进行选举 | |||
换届直选 | 召开换届选举党员大会 | 筹备工作 | 1、汇总修改意见,确定工作报告和选举办法草案等 |
2、候选人介绍可在会前就开始进行,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 | |||
预备会议 | 1、审议通过党员大会预备会议、正式会议程序(草案) | ||
2、本届党组织书记通报工作报告修改情况 | |||
3、审议对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 |||
4、审议通过党员大会选举办法(草案) | |||
正式会议(邀请民主党派和群众代表列席大会) | 1、审议通过本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草案),党费(党员教育专项经费)收缴、使用及审查情况报告,工作报告决议(草案)等 | ||
2、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 | |||
报告 | 向上级党组织呈报换届选举结果报告 | 新一届党组织应做好落选人的思想工作 | |
公告 | 公告上级党组织批复的新一届党组织委员、书记、副书记名单 | 时间三天。可组织党员进行“公推直选”工作满意度测评 | |
工作总结 | 召开会议 | 总结“公推直选”工作,研究下一阶段工作 | 总结工作经验和问题;新一届党组织委员进行分工,明确职责 |
归档工作 | 对选举材料进行整理归档 | 填写上报“公推直选情况统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