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花香里说丰年近日,求知小学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融合社会实践活动,将劳动实践与融合教育深度结合,把课堂延伸至广袤的农田,让学生们在田野间感受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价值。 此次活动地点选在了吾舍农场。参与活动的学生既有普通学生,也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大家在老师们的精心组织下,有序地开启了这场独特的实践之旅。 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孩子们的到来。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普通学生则主动担当起“小助手”,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活动。在导游老师的耐心讲解下,孩子们了解了水稻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认识到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农民的辛勤汗水。孩子们割稻穗、脱谷粒、去谷壳,实实在在地体验并了解了稻谷一步步转变为稻米的奇妙过程。 之后,同学们还饶有兴致地体验了磨豆浆、打米糕、称谷物等各具特色的手工活动。在磨豆浆时,大家你推我拉,看着豆子慢慢变成细腻的豆浆,满是成就感;打米糕时,齐心协力地捶打,欢笑声此起彼伏;称谷物时,认真专注地操作,感受着劳动成果的分量。每个人都沉浸在这些充满趣味的劳动环节里,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场地。 带着这份因劳动而产生的兴奋劲儿,他们又迫不及待地奔向菜园。菜园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孩子们弯下腰,精心挑选、采摘着新鲜的蔬菜,感受着收获的别样快乐。最后,大家还齐心协力地动手制作美味的纸杯蛋糕。你拌面糊我加配料,在共同努力下,香甜的气味渐渐弥漫开来,那甜蜜的味道不仅萦绕在舌尖,更让这充满趣味与劳动气息的时光变得更加令人难忘,也让劳动教育的意义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此次融合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稻花香中领略了丰收的喜悦,更在劳动实践中促进了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他们搭建了共同成长、相互理解的平台。正如这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所描绘的那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所有学生都收获了知识、友谊与满满的正能量,也为学校的融合教育发展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未来,求知小学将继续探索更多有益的融合教育实践活动,助力每一个孩子绽放独特光彩。
-
智启思维,趣润童心——我校语文教研活动顺利开展10月24日,我校语文组开展了一次以“落实新课标,提升学科育德能力和数字技术,创建智趣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探索和观摩研讨,提升教师们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能力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创建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第一节课由一年级倪淑珺老师执教识字单元《对韵歌》第一课时。倪老师在韵味十足的《对韵歌》中精心设计识字学习,指导有重点、有层次,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使用三个助手的教学助手,满足学生个性化识字需求。朗读环节,倪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对子间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朗读中感受《对韵歌》的节奏和韵味,课堂氛围热烈而活跃。倪老师还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贴一贴图片、送字宝宝回家、合作对对子等趣味学习任务,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整节课上,数字技术与教学内容适切融合,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落实幼小有效衔接。第二节课由三年级的徐金花老师执教《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徐老师通过山型图这一新颖的思维工具,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童话故事的情节发展,深入理解红头的心情变化和青头对红头的深厚情意。讲故事的任务,以评促学,使学生经历高阶认知,提升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节课上,徐老师设计的任务环环相扣,引发了学生长时间的合作和思考,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研讨环节,多位教师积极评课,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大家纷纷表示,这两节课亮点纷呈,不仅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还充分展示了数字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魅力。同时,老师们就平板使用讨论出了更多可能性,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王校长在评课环节的最后,更是从跨学科的角度对幼小衔接的落实和高阶思维的发展进行了指导。他强调,作为教师,切实去探索幼小衔接的衔接点,刚入一年级的孩子们会大获裨益。他鼓励我们继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智趣高效的课堂赋能学生全面发展。本次语文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展示和交流,更是一次教学理念的碰撞和升华。青年教师在磨课和评课中成长,有经验的教师在观课和研课中焕新,我们相信,我校的语文教学在这样的研修氛围中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品味老上海独特风情 体验影视拍摄乐趣在阳光明媚的5月17日,求知小学的随班就读孩子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的渴望,与他们的伙伴一同踏上了前往车墩影视基地的旅程。这次特殊的参观活动,不仅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更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亲身领略老上海的风情,感受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一踏入影视基地,孩子们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充满韵味的30年代上海。他们手持地图,对照着照片,兴致勃勃地寻找着每一个打卡点。从繁华的街道到狭窄的巷子,从高耸的建筑到古朴的石库门,每一处都散发着浓郁的海派风情。在热门影视剧的取景地,孩子们穿梭于街头巷尾,仿佛置身于电视剧中的场景。他们好奇地观察着四周的布置,感受着那种身临其境的拍摄感。有时,他们还会模仿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和动作,让这次参观活动充满了欢乐和趣味。除了欣赏影视园内的景色,孩子们还有机会欣赏到精彩的表演。他们有序地进入上海大戏院,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武打特技表演。演员们身手矫健、动作利落,让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仿佛被带回了那个年代,感受到了危机四伏的上海滩的紧张氛围。在模拟片场,孩子们还体验了一把“影视打工人”的感觉。他们看到了演员们排练走位,导演、场记、摄像等工作人员也在紧张地忙碌着。此外,影视园内还还原了旧时的弄堂景象。熟水店、剃头店、馒头铺等店铺一应俱全,仿佛让孩子们穿越到了那个时代。他们走近石库门,打开的是一扇了解上海的大门,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韵味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影视城,未能偶遇明星身影,不过没关系,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主角,孩子们亦可自行闪耀如星,即使没有剧本设定的主角光环,孩子们亦能自我演绎,成为自己人生中的璀璨明星。
-
星愿 心愿 新愿2023年12月6日,求知小学的特殊孩子们,在他们的融合伙伴陪同下,于徐汇日月光上影影城共同观看了电影《星愿》。这些特殊的孩子有些是第一次去影院观影,为了确保这次观影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提前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堂关于观影与出行安全的准备课,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并牢记观影时的行为规范与安全注意事项。在活动当天,特殊孩子们在融合伙伴的陪伴下,带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期待,步入了影厅。他们根据电影票上的信息,或独立地寻找座位,或在融合伙伴的帮助下找到他们的座位。影厅的灯光逐渐暗下,电影开始播放,孩子们都安静地观看着,以最大的专注和耐心来欣赏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星愿》讲述了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他们随着剧情的起伏而情绪波动,尽管他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电影中的所有细节,但他们感受到了电影传达出的关于希望、爱和勇气的重要信息。观影结束,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在孩子们中间展开。孩子们热烈地分享着各自的观后感,这个故事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各种角色栩栩如生,令孩子们沉醉其中。在分享过程中,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有的孩子希望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有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勇敢,有的孩子期待拥有更多的朋友,还有的孩子祈祷家人平安快乐。这些心愿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他们的童年时光。最后,融合伙伴们向特殊孩子们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满满的祝福与温暖,寄托着孩子们的美好期望。愿孩子们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相信自己的潜力和力量。每个人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
求知小学“青苗坊”青年班主任培训班
-
秋日暖阳 一“橘”收获2023学年第一学期融合社会实践活动于2023年11月15日展开。活动目的地为长兴岛郊野公园。我校7名特殊孩子和他们的融合伙伴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萌宠喂养,橘子采摘,军事三项,电子游艺两项,每项活动都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肢体障碍的同学坐上了久未乘坐的游艺机,露出了阳光般的笑容。其中孩子们最爱的还是萌宠喂养和橘子采摘。在萌宠乐园,学生们与小动物们亲密接触,喂了一盒饲料又一盒;在果园中,孩子们了解柑橘了的采摘方式,挑选到大而甜的橘子,黄橙橙的橘子装了满满的一袋。橘子吃了,橘子皮可别扔,我们还能用来作画呢。你撕橘子皮,我来粘贴;你撕双面胶,我来收垃圾。一幅幅灵动的图画跃然纸上。孩子们收获了橘子,也在合作中收获了友谊。
-
上师大学区融合教育活动为促进区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成立了融合教育七大学区。2023年5月25日下午,上师大学区融合教育活动在求知小学展开。此次融合活动的主题是安全教育。此次活动还邀请了徐汇区特教中心的4位老师,汾阳中学的资源教师和上师大一附小的三位同学和老师来参加。活动中,同学们认真地观看小品、积极参与互动,在娱乐中学习到了安全知识。我校的随班就读学生多次举手回答主持人的提问。来自上师大一附小的同学也多次获得了上台的机会,与我校的同学合作完成游戏“你说我猜”。为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点赞。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知道了走失、迷路时可以到便利店寻求帮助,认识了不同的交通标识。活动最后,同学们高举奖品——小狮子玩偶,与安全课堂的老师们合影留念。此次活动成功举办,体现了学区紧密合作,为融合教育提供了高质量的资源共享。
-
遵守规则 突破自我同学们期盼已久的融合社会实践活动终于在2023年5月29日顺利开展,此次的活动目的地是树修教育培训基地。根据安排,同学们到达营地后,便换上了迷彩服,成了一个个小小兵。活动中,融合伙伴与随班就读学生两两组队,同学们听清教官的指令,一名同学蒙上眼睛根据另一同学的指示击败其他同学。第一个游戏后,同学们又玩起了射箭飞镖。每一位同学都遵守着营地的规则,有序参与活动。游戏“毛毛虫大作战”和“一圈到底”考验了同学们的合作能力,随班就读同学在游戏中突破了平日不愿参与的行为方式同学们最意犹未尽的,还是培训基地的特色项目——“野炊”和“火箭筒体验”。不管会不会烧饭,同学们都围在土灶周围学习野炊。你生火,我加水,你添柴,我加菜,你调味,我试菜,虽然孩子们都是第一次用土灶烧饭,但成品有模有样的,老师对孩子们的手艺赞不绝口。最后一个项目是同学们心心念念的采摘,你帮我挖土豆,我帮你摘青菜,同学们将得到的蔬菜与大家分享。活动的最后,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都对自己的表现做了评价。随班就读同学对融合伙伴表达了感谢,融合伙伴们对随班就读同学的表现表示了肯定。孩子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
学科“智”“趣”两手抓,深耕细研促高效——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大组研修通讯稿为落实新课改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钻研业务,我校于2023年5月29日下午在东校开展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大组研修活动。首先,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沈尧老师带来《20 肥皂泡》展示课。沈老师巧用希沃教学平台,助力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运用生动的视频和希沃实用小工具,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做一做玩吹泡泡,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沈老师由本文作者冰心的“童年最爱玩的游戏是吹泡泡”,突出“最爱”一词,直接把学生带入文本核心部分,帮助学生厘清文章的框架脉络。在引导学生说清玩吹肥皂泡步骤时,她多次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以达成正音、找出每个步骤完成的动作等教学目的,具有层进性。而后,沈老师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说课。她对本单元的教材和语文要素进行了系统阐述,再结合大组长朱老师以及备课组长王雨粒老师在多次试课中给出的建议,对自己的教案调整予以充分说明。诚然,沈老师是经验丰富的成熟型教师,但是她对于教学依旧秉持认真、严谨的态度,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接着,组内青年教师对沈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研讨。刘老师也多次执教本课,在观摩课堂后感触颇深。从磨课到信息技术支持,沈老师都给予了她很多帮助,沈老师对课堂节奏的灵活把控以及突出教学的情趣性都让她受益匪浅。作为沈老师的带教徒弟,骆老师感慨从课堂中再次感受到沈老师高水平的控班能力,并且她引导学生让小组合作效率最大化。与此同时,她建议在利用儿歌感受吹泡泡秘诀后,落回文本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技巧会更好。四年级组的武悦然老师表示,沈老师善于挖掘教材,在教学设计上花费了很多心思,抓住了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三年级还没有正式接触“概括”,沈老师选择用排序的方式让孩子配对每段的中心思想,为更高学段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支架。朱老师和王老师补充,本堂课前期准备跨度较长,故试教机会有限,沈老师的课堂中许多环节是初次尝试,很是不易。汤老师高度肯定小组合作环节的有序性与高效性,一堂生动的展示课背后倾注的是教师日常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管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值得所有教师学习。最后,陈婕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陈校长强调,课堂激趣是小学课堂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但对于三年级这一学段的教学,应把重心掷于以读促讲,其余形式用以辅助。《肥皂泡》是一篇散文,老师要在课堂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夯实核心素养中的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使学生通过“语用”的学习把思维能力带动起来。综上所述,本次研修让语文教师们意识到,要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对语文教育的本质进行深入探究,对语文教育的目标进行科学定位,在课堂中深度落实“语文性”。
-
丰富语言 理清逻辑 书写精彩语篇
-
巧设互动环节 扎实上好每堂课
-
了解分类思想 渗透数学方法2021年12月21日下午,2021学年第一学期大组公开课于西校多功能教室举行,全体数学老师参加。本次一年级备课组在大组教研的主题“数据分析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精准教研研究——数据意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解分类思想,渗透数学方法。由田海蓉老师为大家带来研究课——《分彩色图形片》。田老师的这节课由学生桌肚、课桌、超市等具有现实意义的实物导入,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充分考虑到儿童已有的日常经验与他们的现实生活,使儿童在现实的和经验的活动中去获得分类的初步体验。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的特点,田老师组织小游戏,让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手中的图形片,寓教于乐,也为后续分类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然后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自己手中的图形片,以实物操作的形式,使他们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和理解,唤醒学生的分类意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最大可能为学生营造观察的教学环境,在探索发现中找出多种分类方法。 在学生经历多次分类后,田老师让孩子们思考分析几次分类的异同点,体验到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而总数不变。最后田老师将分类回归生活,以垃圾分类、图书馆藏书、衣橱为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分类统计的实用性,感觉到学了数学知识要会用,分类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分类而分类。紧接着,一年级备课组对第五单元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与交流,由段越星老师对第五单元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解读,黄祎麟老师对第五单元前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执教老师田海蓉老师基于学情,对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并谈了谈该如何提升学生的分类思想,大组长方丽老师对基于数据分析观念的练习设计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孙艺鸣和乐逸宁老师也谈了谈对于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方面的一些体会。马佳晨老师根据后测练习的数据对本节课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陆怡老师、陈晓老师、张家慧老师、周淼波老师和唐健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王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强调备课组精准教研的过程以及研究课的亮点,并提出了建议。整个活动是大组第三次就统计与概率板块进行了专项研究。活动抓住主题,体现了基于数据分析下的精准教研,相信在这样长期的研究下,数学备课组的老师们都会有收获的。
-
邀市区两级专家评审 区重点项目论证开题12月22日,我校卢迪老师负责的区级重点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长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迎来了开题论证会。会议在东校区召开,邀请了徐汇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杨娇平主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项目管理研究部综合研究院周坤亮博士和徐汇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闵晓立老师作为评审专家,我校陈婕校长、赵萍书记、王龙昌校长、汤志芳教导和项目组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伊始,卢迪老师进行课题开题阐述,分析了课题的突破点,界定了关键概念,介绍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过程、研究基础、研究创新之处和预期研究成果。付含菲老师介绍了结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设计并实践的单元长作业《少年中国说》。闵老师紧抓课题研究的逻辑性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在开题内容的原有基础上梳理了开题前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周博士围绕单元长作业与一般长作业、跨学科作业等作业类型的区别,展开分享了单元长作业设计的重点,分析了研究内容中应该理清的不同层次的概念和问题。杨主任肯定了该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结合开题报告详细指导了可改进之处,为研究内容框架的进一步搭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陈校长就课题的前期准备和未来开展进行总结发言,强调这样的区重点课题不是一个人、一个组在战斗,要坚持团队作战,带动全学科的教科研活动,辐射各学科的作业设计创新活动,表达了对预期研究成果寄予的厚望。项目组成员表示这次会议收获满满,会尽快消化,趁热打铁对开题报告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以期指导后续的研究活动。开题论证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
寓“真实”统计情景 育数据分析观念2021年11月23日下午,本学期数学组第二次大组公开课于东校拉开帷幕。本次教研的主题是数据分析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精准教研研究——数据意识。区别于以往先上课,再教研的过程。本次大组教研的流程是先在大会议室进行课前教研。由于陈晓老师在正式研究课之前,已经在其他班级进行了试教,因此二年级备课组对这些班级都进行了前测练习,并对练习的结果进行了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组内徐彬老师对第三单元前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然后吴春梅老师对第三单元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解读;紧接着陆怡老师从研究课教学活动板块进行分析,并结合前测和试教等情况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备课组长孙艺鸣老师对基于数据分析观念的练习设计进行解读。 接着下午第三节课,由陈晓老师带来执教课《条形统计图(一)》。第一部分的引入,陈老师借助我们学校的体活课,项目丰富多样,以体育老师想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个项目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在现实中有些这样的问题应当先做调查,通过记录数据、收集数据,再将数据通过统计表呈现,以此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同时为新课的开展奠定情感基础。第二部分的设计是这节课的亮点所在,利用学生的知识冲突,在统计表中不能一眼看出喜欢哪个项目人数最多哪个最少,引发思考。在陈老师的建议下,学生通过统计表中的信息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数据。这是一个动手操作、思维碰撞的过程,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小方块摆一摆呈现数据,从而引出统计图。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比较,优化完善条形统计图,生成新知。而这个过程也破解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中的每一格代表一个单位。在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发现抽象的数据可以用直观的图形来表示,而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以此感受数形结合的魅力,体会统计图表直观、简洁的形式美。第三部分通过观察和比较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不同点,初步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也是在不断规范和引导学生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第四部分的设计,主要就是通过联系实际,巩固条形统计图的练习。后面的辨析练习也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让学生比对中感知,在条形统计图中,1格既可以代表1人,也可以代表2人。整个教学的过程其实都是学生在自己构建知识,陈老师只是抛出问题,在学生的解决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补充。也真正展现了教学的意义。 课后数学组继续教研,由王吉怡老师根据后测练习的数据对本节课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陈晓老师对备课环节的2次教案调整进行些反思,并谈了谈该如何提升学生的数据意识;备课组长周淼波、乔哲锋老师发表了针对精准教研的感想,时辰老师针对去年执教的同一节课,也谈了谈本节课的收获。数学教导王逸峰老师强调统计教学设计如何体现数据分析观念和培养学生统计意识的核心素养以及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研。最后王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强调备课组精准教研的过程以及研究课的亮点,并提出了建议。整个活动是在五年级大组活动基础上第二次就统计与概率板块进行了专项研究。活动抓住主题,体现了基于数据分析下的精准教研,相信在这样长期的研究下,数学备课组的老师们都会有收获的。
-
基于数据分析 提高数据意识2021年10月19日下午,2021学年第一学期大组公开课于东校录播教室举行,全体数学老师参加。本次教研的主题是数据分析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精准教研研究——数据意识。由唐健老师为大家带来研究课——《平均数的应用(一)》。首先,唐老师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通过观察发现用最大(小)数和总数的比较都不适合用于比较样本数不同的同类数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除了要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的活动经验。本节课可以看作为统计单元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所以,本节课唐老师更加重视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尝试合理、简便、灵活地计算平均数。以问题为驱动,给学生思考、体验、感受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去分析数据,能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唐老师的这节课也非常重视意义的建构和运用。 “应用意识”是课程标准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在练习活动时,唐老师尝试让学生去分析生活中的数据,不仅利用了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还结合了生活实际进行比较、思考,从而让学生对运用部分平均数来推测总体水平有更深的认识,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承上启下。课后,大组评课活动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由五年级备课组对第三单元《统计》的单元教学进行了交流。先由组内郑敏杰老师解读第三单元的单元整体规划与单元教材分析;接着徐炜莉老师对单元目标进行分析,并对前测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随后备课组长乔哲锋老师做了《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专题小讲座;最后唐健老师基于班学情,结合试教课,围绕数据意识的培养对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设计与反思进行了分析。第二板块马佳晨老师根据后测练习的数据对本节课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陈晓老师、张家慧老师分别就后测练习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了分析,徐炜莉老师结合前测练习,分析后测错误原因。周淼波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王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与点评。
-
齐心迎接新学期,聚力谱写新篇章2021年9月8日下午,我校英语老师分别在东西两个校区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大组教研,对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各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大组长曹琴娴老师主持了本次教研。 本学期教学计划从“背景分析”,“研修主题”,“研修目标”和“工作重点”这四个方面展开,总结了上学期工作的亮点和不足,制定了新的学期计划,低年级以“习惯培养和评价落实”作为研修主题,中高年级以“阅读课型的教学目标细化及达成”作为研修主题,同时围绕单元教学设计,抓实备课,上课,作业和教辅,精心修改手册的作业和评价,开展研修案例交流学习和评价,组织教学评比,搭建平台促教师成长。 本学期我们将对作业的布置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学科特点和孩子年段特点,修定有延续性的年段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各备课组在大组研究的基础上细化习惯培养的内容,开展研讨并常抓不懈;开展学科作业设计与研究任务:落实各学科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批改标准,在教学手册研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单元作业的设计;继续加强教学流程管理质量,聚焦减负,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有效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研究,提倡“精研、精选、精讲、精练”校本练习研究导向。 通过这次大组教研活动,我校英语组的老师们对新学期的教学计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精心上课,潜心教研,踏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
单元统整设计,凸显教学实效2021年9月14日下午,我校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在区教研员顾亚龙老师指导下,组织开展了区级教研展示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围绕“单元统整设计的实效研究”和“有效作业设计”开展研讨。三年级参与的老师在暑假里就多次开展教研活动,经历了教材分析、统整教材、备课、磨课、录课、作业设计等环节。本次活动恰逢台风“灿都”影响,活动改为线上教研,全区三四年级老师参与。首先,由王逸峰老师代表备课组就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用一位数乘》开展单元统整设计情况进行交流介绍。他从教法上分析原有教材安排中单一链条式的课时安排,知识点的碎片化处理对学生学和老师教的不足为出发点,介绍了备课组从单元统整角度开展的结构化建模处理教材和教学的意图,阐述了教材课时统整后的单元设计优势,并初步介绍了本次研讨活动中2节种子课的设计思路。其次,观摩了三年级组基于单元统整设计后的2节种子课。 第一节课是时辰老师执教的《乘整十数、整百数》,通过单元设计,时老师利用题组设计和学生学习,建构了□×□000=__000的题组模型,使学生在经历了“举三归一”的学习过程之后理解了算理,初步掌握了推算的方法。第二节课是马佳晨老师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原教材通过3个课时特例来碎片化处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马老师通过一节课建立起竖式计算模型□□×□,利用计算箭头,让学生得出算理和算法,从而用模型迁移出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最后教研员顾亚龙老师运用APOS理论分析了2节课的教学设想和实施下来的反馈,再配合2节课的课后练习,提出了如何提升“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效率。整个教研活动内容详实,老师们收获丰硕。
-
快乐课堂,高效研修——小学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与研讨本周三(6月2日)小学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实践活动于上海小学开展。我校陈静池老师执教《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一课,郑文静老师发表题为《单元教学视野下资源运用的实践与思考》的交流。《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为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在乐群、互助、分享、合作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回望自己的生活,解决与同伴相处时遇到的困境,旨在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和习惯。本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旨在帮助学生在玩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快乐游戏贯穿课堂始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玩游戏不仅可以交到许多的朋友,还能学到本领、感受友谊的温暖和欢乐。如果你想交朋友就要大胆地说出来、勇敢地走出来、与朋友互相鼓励!整堂课得到教研员曹老师的高度肯定,这是一堂欢乐的课,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悟。现场的听课教师也对陈老师规范精炼的课堂语言,从容镇定的教学姿态大加赞扬。一堂精彩的展示课得益于教研员的指导、团队老师的群策群力,也得益于陈老师本身对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深入研读,整堂课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推进,学生在情境中升华情感,在思考讨论中总结收获。郑文静老师发表题为《单元教学视野下资源运用的实践与思考》的交流。郑老师从资源运用的来源和特点、资源运用的路径诠释、资源运用的案例实践、资源运用的反思四个方面展开。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所运用的资源既是指基础型资源,例如:教材,也涵盖了拓展型资源,后者主要来源于生活实际。郑老师执教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备课时她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发掘、整合资源,并运用到教学活动设计中,充分考虑资源的生活性、鲜活性、体验性。郑老师注重学生的亲历体验、悉心探究,引导学生对道德观念和行为进行检验认知,从而使学生形成更稳定的道德认知、强烈的道德情感、持久的道德实践,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此次交流的内容来源于她日常的教学实践,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发言内容令自己受益良多。撰稿人:倪月敏
-
基于数学本质 提升几何直观想象能力2021年5月25日下午,2020学年第二学期大组公开课于东校多功能教室举行,全体数学老师参加。 本次教研的主题是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研究。由乐逸宁老师为大家带来研究课——《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周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特定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乐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引导下结合之前所学过的周长定义和长方形特征,以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推导长方形的周长。通过让学生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再让他们思考哪种算法最简便,完成长方形周长公式推导。而正方形的周长探索则是从练习中引出,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继而引出正方形周长公式,达到教学既定目标。紧接着,三年级备课组对第六单元指导手册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交流,由张家慧老师进行单元规划的分析,王吉怡老师进行教材和教法分析,周淼波老师带来学情分析和李珂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讲解,最后乐逸宁老师从教学活动板块来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意图以及谈一谈自己的教学反思。马佳晨老师根据后测练习的数据对本节课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组内老师各抒己见,乔哲锋、郑敏杰、周淼波、田海蓉老师分别就这节课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提出改进意见。大组长田老师对学校将要推行的一级课堂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希望数学组老师转变教学理念,认真学习,朝着一级课堂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最后王校长进行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与点评。
-
班级管理的艺术——班主任沙龙活动2021年5月8日于求知小学习勤路校区三楼会议室举办了第二次班主任沙龙。本次沙龙由邵晓燕老师主持、育人奖获得者陈雅伦老师和沈蕾老师主讲,校青年班主任和青年教师积极报名参与,活动在积极热烈的氛围内开展。邵老师首先介绍了二位主讲老师的教师职业经历,隆重请出三届育人奖获得者陈雅伦老师以及校德育教导、育人奖获得者沈蕾老师为在场的青年教师作“班级管理艺术”主题沙龙。沈蕾老师从校德育计划出发,简单介绍了2020学年第二学期求知小学德育计划的主要内容,并将德育内容总结为行规、争章、心理和安全四大板块,结合班级情况,请陈雅伦老师作班级管理的经验分享。沈蕾老师先以“班级行规包括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向在座青年老师互动提问,激发求知兴趣的同时,也引出陈老师对班级行规管理的分享。陈雅伦老师是一位班主任经验丰富的老师,从班级的集体凝聚力、班级卫生、家校合作等方面讲了许多个案,如何利用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如,能量条、活动比赛等方式提高集体凝聚力;如何通过日常细节的直观指导、家校的紧密沟通与配合帮助养成良好的班级氛围的,青年老师从中学到了很多。正如沈蕾老师的总结,教师的眼中要看的到班级的问题,要从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快乐、幸福感,紧接着,结合争章入队活动,陈雅伦老师将自己治班的小妙招同青年教师们分享。结合劳动服务的校级活动,在班级中开展“每日劳动打卡”的班级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又增强了家校间的沟通和联系。班级的活动一定要紧密贴合学校活动,行规是组织活动的基础,沈老师提出要给活动做“加法”,将行规的培养融合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开展。沟通也是班级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无论是师生间、教师间还是家校间,沟通的艺术都是需要不断培养和积累的。对于家长,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以真心换真心,与之为友,帮助家长解决难题、疏导家长的心理、关心孩子的生活并提供机会。对于任课教师,班主任老师要多理解、帮助各课老师,把事情都坐在前头。正如沈老师所言,班主任老师也好,任课教师也好,心中要有爱,那么育人便水到渠成。最后,陈婕校长向各位青年教师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年轻老师们可以多学习、多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将班级建立为有规则、有规范、有规矩的班集体,也希望老师们能够积极参与各项培训,积极对待教师职业的各项工作,言传身教,传播正能量,做一位终身学习、心中有爱的教师。